《2023年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出炉 加快建设“无废城市”9大任务明确 厦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建设,改善投放环境,提升投放便利性。 (记者 林铭鸿 摄) 进一步优化提升创新发展 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作机制 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作实效 《工作要点》强调,要对标国家“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双碳”背景下,按照“无废城市”建设理念,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做到:健全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分类投放实效;持续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打造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厦门样本”,促进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涵养市民良好分类习惯和文明行为,持续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注重创新发展,确保厦门垃圾分类工作持续领跑全国。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李文林)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力度、打造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厦门样本”、完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近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2023年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按照“无废城市”建设理念,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作机制、工作实效和创新发展,同时,明确9项重点任务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工作要点》指出,今年,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垃圾分类工作部署,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彻实施《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持续打好厦门市垃圾分类攻坚战和持久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建设“两高两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健全和完善党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引领机制 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四级”党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四级联动会议,街道(镇)、社区(村)党组织每季度研究垃圾分类工作,小区党支部(党小组)每月讨论垃圾分类工作。各区分别打造1个以上垃圾分类党建品牌,每个社区每个季度至少组织1次垃圾分类主题党员精准“双报到”活动。 2健全和完善宣传及志愿服务活动机制 加强宣传引导,定期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日常习惯和行动自觉。团市委、市妇联积极开展“美丽新福建·青春在行动”及“垃圾分类·家家时尚”等垃圾分类专项宣传活动,市体育局、市文旅局、市民宗局等部门结合体育、旅游、宗教等大型赛事或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市教育局持续深化“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国民教育。市委文明办、团市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民宗局等部门应调动现有志愿服务队伍、公益团体、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提高服务覆盖面,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扩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