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印发《德州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年限2023年至2025年。《方案》总体目标提出,到2025年,“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全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和比例显著提升,区域处置设施缺口基本补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危险废物全过程安全管控,“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基本落实到位,建筑垃圾、污泥等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
全文如下:
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德州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办),区直有关部门、有关分局:
《德州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
2023年4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德州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天衢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字〔2022〕130号)、《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字〔2022〕4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天衢新区“十四五”时期相关专项规划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实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以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积极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相融合,持续优化城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为建成京津南部、黄河中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美丽新区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新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深化城市层面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市。
(二)编制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无废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充分发挥好政府宏观指导作用,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建立起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各项制度合力保障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和银行信贷资金向绿色发展倾斜。
坚持系统谋划,促进协同增效。厘清各相关部门单位固体废物管理职能职责,凝聚共识,协同联动,形成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管理模式。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基础,与德州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总体目标相统一,与天衢新区“十四五”时期相关规划相衔接,统筹工业、农业、生活、医疗卫生等领域各类固体废物的全流程管理要求,整体推进,补齐短板,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合理设定目标。立足建成山东省“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标杆城市的任务,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识别各类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过程的主要问题和成因,重点解决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效果不理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完善、固废资源化利用方式低值单一等问题,加快补齐相关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制定符合天衢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形成具有天衢新区特色的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模式。
坚持理念先行,倡导公众参与。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无废城市”建设重要理念,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宣传引导,发挥中心城区、产业园区、骨干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全民参与,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建设范围及时限
建设范围为天衢新区管辖区域。
建设年限:2023年至2025年。
二、目标和指标
(一)总体目标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的机遇,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无废城市”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基本建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到2025年,“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全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和比例显著提升,区域处置设施缺口基本补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危险废物全过程安全管控,“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基本落实到位,建筑垃圾、污泥等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
(二)建设指标
到2025年底,长河街道和袁桥镇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3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定在0.78吨/万元,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稳定在0.017吨/万元,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100%。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民用建筑比例达到4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5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92%,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持续下降。
(三)指标体系
根据《“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要求,综合分析天衢新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和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等条件,本实施方案提出了25项必选指标和23项其他指标(附件1)。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统筹协调,完善“无废天衢”体系建设
1.多战略协同推进,多规划统筹协调。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全面梳理涉及“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任务要求及措施,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协同推进。加强各类专项规划与“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内容的衔接,整合各类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确保协调一致。
2.各区域协同治理,各部门协调联动。探索优化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协同治理机制,以各级党委政府、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部门单位为主体,实现发现问题、任务分解、解决问题、督导考核的闭环管理模式。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提升监管能力,形成分工明确、运行顺畅、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和综合管理体制。统一相关部门的统计标准、口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整合优化集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五大类固体废物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层面数据互联互通,建立系统化、精细化、长效化的固体废物产生与综合利用统计体系。
(二)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减少源头产生工业固废
1.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双碳”目标,推动转型发展。落实《德州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根据国家和省“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精准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重点加快冶炼、涂装、纺织及家具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新材料产业向研发应用转型、食品加工产业向专精特深加工转型。推动淘汰涉固体废物产生的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突破一批工业绿色转型核心关键技术,探索原料减量化与废物减量化途径。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拓宽循环维度,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的“三循环”体系,推广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废物交换利用,积极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及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2.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严格“两高”项目准入。充分发挥“三线一单”成果在产业准入清单编制及落地实施等方面作用,推动产业准入清单在具体区域、园区和单元落地,坚决压减过剩产能,降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到2025年,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保持在0.78吨/万元以下,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保持在0.017吨/万元以下。
深入推行清洁生产。不断加强项目建设和产品设计阶段清洁生产,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分析论证原辅材料使用、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厂内外运输方式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对使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说明,相关情况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快探索能源、钢铁、陶瓷等重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路径,依法推进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以钢铁、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行业,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企业清洁生产领跑行动,发挥清洁生产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减污降碳的促进作用。
3.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利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针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面临的产生量大、利用手段低值单一的问题,以及产业链的难点和堵点,支持产废企业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产废企业和固废利用企业的耦合联动,推进工业固体废物高值利用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支持探索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产业协同、区域协同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新模式。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平台建设,强化协同创新能力,瞄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开展联合科技攻关,突破制约清洁生产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