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显示,2023全年风电、光伏发电要新增装机1.6亿千瓦左右。
一方面是风光发电装机在飞速增加,另一方面,以大代小的大兆瓦时代也将让风光设备持续更迭,风光设备退役潮即将到来。行业数据预测,到2040年,将有累计超500GW的风电、光伏发电设备退役,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循环利用日渐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在近日举办的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年会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资源处处长程慧强向《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风电光伏设备退役潮即将到来,行业需深入挖掘风电光伏设备的循环利用潜在价值。
风光设备退役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电联数据,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900万千瓦,同比多投产2726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166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87.6%。结合国家能源局数据,风电及光伏设备发电为目前中国新能源(4.150, -0.01, -0.24%)发展的两大主力军。
不过,随着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量提速,《华夏时报》记者通过多方沟通也了解到,按照风电机组设计使用寿命20年,光伏组件约20年至2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随着技术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业内预测到2040年以前,风光设备退役量将呈爆发式增长。
近日,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下称“风光专委会”)发布《2022中国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十五五”末期(2030年),年退役风机规模将达到10GW左右;2030-2035年间,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将超过100GW;2036-2040年间,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将达到150GW
不仅如此,到“十四五”末(2025年),中国将迎来第一批大规模退役风电机组,届时运行时长超过20年的老旧风电场规模将超过1.2GW。
光伏组件情况大致类似,《报告》预计自2030年起,光伏将进入组件报废密集期,截至2030年累计待回收容量达17.8GW;2035年起待回收总量将呈爆发式增长,2040年预计累计回收量将达到252GW。
至2040年累计可回收价值将超千亿元
综合来看,《报告》认为到2040年风电退役累计将达到280GW,光伏退役组件累计规模将达到250GW。合计退役规模将超过500GW。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也向记者表示,要推进退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废物循环利用。
值得关注的是,风电设备的可循环利用,或将成为下一个“蓝海”。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从回收角度来看,以晶硅光伏组件为例,组成材料包括玻璃(65%——75%),铝材(10%——15%),塑料(EVC或POE等)(10%)、硅(3%——5%)等。其中有超过90%的组件材料可回收再利用。而风电设备机舱、塔筒、叶片中包括的铜、铁、水泥、碳纤维等材料,退役后也均有回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