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光伏市场装机需求旺盛。公司自年初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以来,依托行业领先的全球化布局和N型技术先发优势,不断优化一体化产能结构,持续推进产品降本增效,在光伏组件出货量上升的同时,N型产品红利逐渐释放。2022全年,公司共向全球发送46.39GW太阳能产品,其中光伏组件44.33GW,并成为全球首家N型组件出货量超过10GW的组件制造商。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26.76亿元,同比增长103.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36亿元,同比增长157.24%。与此同时,公司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全面推进全球化战略,持续优化一体化产能
公司在持续构建完善的生产、销售网络,并实现全球主要光伏市场份额领先。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在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及美国设立了共14个生产基地,在全球拥有超过4.6万名员工。报告期内,公司全球组件出货目的地中,中国市场占比最高,欧洲、新兴市场及亚太则贡献了海外市场的主要份额。此外,公司出货结构不断优化,分销及大尺寸产品出货占比不断提升。2023年,公司将继续通过领先的全球布局抓住不同市场间的轮动机会,美国、中东等市场有望实现份额提升。同时,国内大基地项目有望快速启动,欧洲地面电站放量,大尺寸占比预计超过90%。2023年预计组件出货量将达60-70GW。
公司基于对行业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形势的判断加强一体化产能投资建设,截至2022年末,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年化有效产能分别为65GW、55GW和70GW。与此同时,公司在海外已拥有行业领先的超过7GW硅片、电池片、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并积极关注海外一体化产能投扩产机会,计划在海外现有产能基础上,推进越南8GW电池及8GW组件、美国1GW组件等扩产计划。预计至2023年末,公司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年化有效产能将分别达到75GW、75GW、90GW。
(二)专注科技创新,N型产品技术及量产规模领先
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及工艺创新,公司在电池片转换效率和组件功率方面过去三年内先后22次突破行业量产或实验室测试纪录,尤其是N型TOPCon技术研发接连取得突破。2022年12月,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检测实验室认证,公司182mm及以上大面积N型TOPCon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4%;2022年11月,经TV莱茵实验室测试验证,公司182mm大面积N型TOPCon电池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3.86%。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投产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效率已达25.1%,同时电池良率已经与PERC电池基本持平,对应N型72片组件单片功率达575W左右,较P型组件单片高出20-25W,提高4.5%以上。
公司在N型关键技术和工艺上的持续突破,为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2年,公司共计投产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35GW,相关技术和生产工艺在行业内具备一定领先优势。公司N型高效产品于2022年下半年起开始大规模出货,拉动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报告期内,N型组件实现出货量10.7GW。预计2023年全年,N型组件将成为公司主力产品,出货量占比60%左右。至2023年末,公司电池产能中N型TOPCon产能占比将超过70%。
(三)积极推进组织变革,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组织架构,持续完善高效协同、权责清晰的流程与决策机制,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研、产、供、销一体化信息互联互通,为公司细化管理颗粒度、提升管理水平夯实基础。2022年,公司重点加强对全球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的价值转化效果,并强化库存管理水平,较好应对产业供应链变化带来的经营挑战。